阅读记录 | 搜小说

轴心国的初期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大全第三卷)第 1 章

 加书签  朗读 滚屏

小说在NIYOU.TOP---尼优网【砂夜】整理

记邮件找地址: dz@NIYOU.TOP

附:【本作品自互联网,本任何负责】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版说明

《第二次世界战史全》原为英国敦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又译皇家国际事务学会,通称查培姆厦)负责编纂的《国际事务概览?战时编》(1939—1946 年),由牛津版社版。主编为英国史学界权威阿诺德?托因比,主编写员均为英美著名学者。战时编共十卷,按专题编写:《1939年3月的世界》,《夕,1939年》,《轴心国的初期胜利》,《希特勒的欧洲》,《美国、英国和俄国:它们的作和冲突,1941—1946年》,《战时中东》,《战和中立国》,《1942—1946年的远东》,《欧洲的重组》,《四国对德国和奥地利的管制,1945—1946年》和《1945—1950年的中东》。

二战史全的特点是富,资料翔实,注释详,文字流畅,叙事生。书引用了量政府文件、会议记录、档案材料以及当年国际政坛的国家首脑、重的私笔记、个回忆录等第手资料,立论皆有据。丛书仅介绍了第二次世界程中两军事营垒的军事、实、战争展的况,还详叙述了战争期间、战和战段时间各主国家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涉及当时世界各国政治、经济、外、军事、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况。全书堪称为第二次世界战的百科全书,是各军政机关、专院校、学术机构和有关研究员了解、研究第二次世界战历史的必备参考书。

丛书的中译本自1978年起由社组织翻译陆续版,到1990年齐。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1945—1995年),社特以装本形式重印全书,以足广读者的需

1995年4月第二次世界战史全第编陆海战概况1939年9月至1941年12月

詹姆斯?马歇尔-康沃尔爵士将军 第章德国征波兰1939年9月1至30

希特勒第次试验的闪电战术就很走运。德国可用的兵,在数量只略胜于受们之害的波兰,因为德军在留三十四个师作为西线方掩护之,在东线只能用五十二个师(包括九个装甲师),而波兰却能用四十个步兵师和十个骑兵师(部分骑马,部分机械化)以抵抗德军。但是希特勒在六个月之夺取了捷克斯洛伐克,得以在北起马祖里湖区南至斯洛伐克的喀尔巴阡山边界这的月牙形战线部署兵,能够对波兰抵抗量的核心——华沙展开个巨的、集中的钳形运,从南北两线包抄由维斯瓦河、那累夫河和桑河所形成的主自然防线。

德国陆军除了这外线的战略优以外,在战术训练方面达到的标准,也远远超波兰军队,无论陆军或军拥有的装备都比它们的对手更现代化,效率得多。最重的是,德国武装部队通俯冲轰炸机、装甲部队和步兵支援部队在战场密切的战术作,其和行的灵活的。这非凡的战斗训练已于1937年至1938年在西班牙战场,并且迅速地被德国武装部队最统帅部(OKW)杰的训练员所利用。最点是,军的数量也胜波兰,超四与之比(三千架对七百架)。

此外,波兰作了两件愚可及的蠢事,也可说是由于胆小怕事,而给希特勒帮了忙。第们为了向整2个世界,特别是为了向们勉强结成同盟的国家证明,想对强邻衅,从而顾德军加战备,迟迟完成自己的员工作,直至失去最的时机。这样们就完全把战术的主权拱手给了德国。第二,们把员好的量军队密集在西部边界,保卫波兰西里西亚和加利西亚的煤、铁和石油资源以及华沙南面和西南的工业中心,结果是失所望。

在这种形,波兰的希望是向西北或西南迅速,以切断调包围们的德军的翼。但是这计划开始就注定失败。9月1黎明,甚至在德国最通牒的限期尚未到期的时候,德国军就行了沉重无的袭。德国对于波兰的各项军事部署和位置了如指掌,依靠这种知识的指导,行突然袭,使波兰的司令部、飞机场和方设备多被炸毁或痪。

行了这种打,德军从各条战线集中目标。冯?勃劳希契将军统率两个集团军群计五个集团军,北翼由冯.包克指挥(两个集团军共十七个师),南翼由冯?斯德指挥(三个集团军共三十五个师),这部署包括百五十万

这些军队在八天之实际已经到达目的地,波兰战军部分在华沙以西被包围;星期斯德的军队即到达布格河。

最为值赫的概是德国第十集团军(冯?赖歇瑙)的。它冲波兰西里西亚的工业区,在拉多姆以西使六万波兰军队陷于困境,最到 9月8入华沙市郊,切断波兹南地区波军的部分。

可是,波兰军队虽然在数量如德军,而且实际到任何中支援,然而行了英勇的回,这从德国承认伤亡四万就可以证明。

战败了的波兰还将受到更为险的致命打;9月17,俄国军队越波兰东部边界,向西推,几乎没有遇到抵抗,直到寇松线。于是,除了华沙围城战之外,切战斗都已止。18波兰政府流亡到罗马尼亚。华沙终于在9月30陷落。

第二章英法的部署1939年9月3至11月30

希特勒在1938年和1939年靠了虚张声捷克斯洛伐克,以及随用闪电战征波兰,其主先决条件,是确保方安全。在这两次行中,的军事顾问都曾警告说,德国还没有强到足以在两条战线同时作战。在这两次行中,都直觉地察觉到西方敌弱,有理由可以冒险,而且用到冬天就可结束波兰的战争,届时就可从容地把胜利的军队从东线战场调到“西”。

法国无意为它的波兰盟国担负起主,除非从马其诺防线的西北端到英吉利海峡的那个百八十英里的缺能由支全副装备的英国军队增援:无可讳言,到这点,需几个月的时间。在1939年5月19签订的法波武装部队作的军事条约中,甘末林将军对法国用德国的兵,小心地避讲定任何明确的数字,但是答应,在德国波兰的十六天,法国将以“部分的兵德国。由于波兰军队到十六天就已经覆灭,法国政府无疑地认为自己可以解除的责任,事实,9月7法国第二集团军群(第五集团军、第四集团军和第三集团军)曾谨慎地向入德国领土,没有遇到抵抗,直推到德国在劳特堡和特里尔之间的筑垒防线,方才止。们在那里按兵,继续呆了几个星期,由于用于北方防区,才决定于9月30撤回到马其诺防线面。

1914年8月第次世界战爆发时,支包括四个步兵师和个骑兵师的英国远征军(据说有十万)于个月就在法国登陆,井部署在方的集中地区。而在1939年,就可能有同样的成绩。经二十五年,军的潜在威胁加强了;因此,在1914年曾经使用的登陆港,即哈佛、第厄普,甚至布洛涅和加,都非常危险地。主的登陆转移到诺曼底和布列塔尼半岛的瑟堡、布雷斯特、南特和圣纳泽尔等港。结果法国通线的度是从的三倍,供应工作当然就随之而复杂并成倍地增加。经二十五年,还产生了另个新的特点:坦克和重型机运输车辆仅需吨位的船只装载,还需的船坞设备和起4重机。支机械化部队与骑兵同,在通线还需范围得多的维修机构,包括有关工场和抢修车等较笨重的设备,并需增加维修员。

所有这些利条件和种种限制,加英国必须战军规模,加强国量,以致在英国宣战的第个月中,只有八万在法国登陆,其中有许多部署在通线,作战兵只有两个步兵师,没有任何装甲部队。10月3,英国第军接防毗连比利时边境从莫尔德到格鲁森段的法国防区。直到1939年10月中旬,戈特勋爵的远征军总数才达到两个军(四个步兵师和两个坦克旅);直到六个月以仅有的个装甲师才开赴法国。 第三章俄国征芬兰1939年11月30至1940年3月12

俄国受到希特勒在波兰行闪电战成功的鼓舞,同时害怕德国随会渗入独立的波罗的海国家,在11月30对芬兰首都发宣而战的袭,接着就用约十五个师的兵,分成五个散得很开的纵队,沿着整个俄—芬边界向芬兰军。俄军依靠强军和装甲部队的支援,企图突破所谓“曼纳海姆防线”,就是在芬兰湾和拉多加湖之间的卡累利阿地峡的防御工事地带(部分是木造的碉堡)。

芬兰军队只有三个师和个骑兵旅,数虽少,然而坚定果敢,在宿将陆军元帅曼纳海姆的指挥行了意想到的顽强抵抗,除在极北方的佩特萨莫之外,俄国的都遭到严重的损失。企图越卡累利阿边境向西推的其些入侵的纵队,也遇到同样的抵抗。由于缺乏公路和铁路,由于主的战线部署受到地理的限制,加地形的困难,在此两个月中,俄国所有的都失败了。芬兰政府再向美国和国际联盟呼5吁,帮助它反对俄国无缘无故的侵略;英国和法国当然对这些呼吁极表同,甚至挪威和瑞典这些在地理阻隔的国家给予境运输的方,以运志愿兵、军和飞机去帮助芬兰。然而这些遭到挪威和瑞典的绝,唯可以选择的路线,只有绕北角,到小小的渔港佩特萨莫,而这条路线实际是行通的。德国为了报答俄国在其方面给予的好,已对俄国保证中立,否则它倒会帮助芬兰的。因此,俄国消耗掉芬兰的抵抗,只是时间问题而已。2月1,俄国对曼纳海姆防线,13突破了这条防线。个月,在3月12签订了和约。芬兰实际失去了自由而向它的强邻投降了。

第四章挪威战役1940年4月9至6月10

[章节报错] [推荐作品] [本书更多新章节]
目录
大家正在读
尼优网 | 星期3 16:53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08-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台湾版]

联系方式:mail